
在肖家镇龙凼村,腊月里杀年猪、熏腊肉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,一部分用作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,一部分被城里的游客下单预定,腊肉为大山里的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。
记者 李青
俗话说,过了腊八就是年,现在不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,年味是越来越浓了,今天我们就来到山清水秀的龙凼村来尝一尝这里的年味。
在龙凼村,腊肉是年味当之无愧的代表,腊肉熏好了就表示快要过年了。蒋春凤家的柴火已经烧了一个多月了,腊月一到,蒋春凤就将精心腌制好的猪肉架置于屋堂的柴火之上。龙凼村地处高寒山区,人们烤火的时间比较长,熏制腊肉的时间也长。经过两个月的熏制,等猪肉流出了油、熏上了色,便具有了腊肉的真正品质。今年,蒋春凤熏制了600斤腊肉,这一串串腊肉不光是备着过年吃的,更是为旅游旺季到来而准备的。
记者:那你没开店的时候,以前熏腊肉吗?
蒋春凤:也熏腊肉,但没熏这么多,就熏年猪。
记者:就只是自己吃吧。你后面开店以后每年都会熏多少腊肉?
蒋春凤:一年熏五六百斤腊肉。
记者:五六百斤?那你这个店的生意很好。
蒋春凤:还可以。
肖家镇龙凼村山清水秀、空气清新,村里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。2016年,蒋春凤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农家乐,游客来到龙凼除了欣赏风光美景外,以腊肉为食材的菜品也成为抢手货,经传统工艺熏制的腊肉,肉质色泽红亮,肥而不腻,很多游客尝过之后,还要带走一些。旅游旺季,蒋春凤每天接待10多桌客人,每个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。
记者:那一年的腊肉要那么大的量吗?
蒋春凤:外地的游客还要买一点走。
记者:在这里吃了,觉得味道好,又买一点走。
蒋春凤:去年熏了五百斤腊肉都不够卖。
目前,该村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对腊肉、干笋等土特产品进行统一加工、包装、销售,通过规范化的经营管理,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,助推乡村振兴发展。
责编:刘继林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